查看原文
其他

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67课 | 临终修习

索甲仁波切 通往解脱之路 2023-05-15

| 今日课程 |

《西藏生死书》 第  67 课

临终修习

上期课程

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66课 | 奉献我们的死亡

边| 听| 边| 读

点击播放器收听

▲ 课程由小知了师兄朗读

临终修习

我记得人们常来看我的上师蒋扬钦哲,只为了请求他在他们去世时给予引导。他在整个西藏,尤其是东部的康省(Kham),非常受人爱戴和尊敬,有人甚至旅行好几个月,只求见他一面,在他们去世之前获得他一次的加持。我所有的上师都以下面这句话为忠告,那正是你在临终时所最需要的:「放下执著和嗔恨。保持你的清净心。把你的心和佛的心结合为一。」

 

  整个佛教对于临终那一刻的态度,可以归结成莲花生大士在《中阴闻教得度》中所说的偈子:

 

  现在临终中阴已降临在我身上,我将放弃一切攀缘、欲望和执著,毫不散乱地进入教法的清晰觉察中,

 

  并把我的意识射入本觉的虚空中;

 

  当我离开这个血肉和合的躯体时,

 

  我将知道它是短暂的幻影。

 

  在死亡的时候,有两件事情最重要:我们在一生中做了哪些事,我们在当时处于什么心境。即使累积了很多恶业,但如果在死时确能改变心境,还是可以决定性地影响我们的未来,并转化我们的业,因为死亡的那一刻是净化业力非常强有力的时机。

 

  死亡的那一刻

 

  记住储藏在我们凡夫心基础地的一切习气,随即都可以受任何影响而活跃起来;少许的刺激就可以带出我们本能的、习惯性的反应。在死亡的那一刻,尤其如此。GULU喇嘛如此说明:

 

  在死亡的时候,长久以来所熟悉的态度通常都会先表达出来,并导引再生的方向。同理,因为害怕自我将不存在,所以人们就对自我产生强烈的执著。这种执著形成两世之间中阴身的缘,对于身体的喜爱,反过来变成建立中阴身的原因。

 

  因此,去世的心境很重要。即使我们曾经造恶业,如果死亡时是处于善的心境,将可改善我们的下一世;即使我们曾经善用生命,如果死亡时心境慌乱痛苦,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。这表示:死亡前的最后念头和情绪,对于我们的立即未来,会产生极端强有力的决定性影响。正如疯子的心被幻想整个占住,幻想会一再地回来;在死亡的那一刻,心是完全不设防的,暴露于当时主宰我们的任何念头。最后一个念头或情绪,会被极端放大,淹没我们的整个认知。因此,上师们强调当我们去世时,四周环境的品质非常重要。对于亲友,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启发正面的情绪和神圣的感觉,如爱、慈悲和恭敬,尽量帮助他们「放下攀缘、欲望和执著」。

 

  放下执著:

 

  一个人去世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放下内外的一切,在那个关键时刻,心没有什么欲望、攀缘和执著好牵挂。因此,在去世之前,必须尽力解脱我们对一切财物、朋友和亲人的执著。我们无法带走任何东西,所以可以事先计划把拥有的一切当作礼物送走,或捐赠给慈善机构。

 

  在西藏,上师们在意识离开肉体之前,都会指示他们将要把哪些东西供养给其他上师。有时候,有意在未来转世的上师,会留下一堆东西给他的来世,事先他会清楚指示他要留下什么。我认为我们必须清楚交代如何分配遗产。这些愿望必须尽可能表达清楚。否则死后,如果你在受生中阴,看见你的亲戚为了遗产而争吵,或者把你的金钱做不当使用,这种情形将扰乱到你。因此,清楚地说明你要捐出多少钱做慈善用途,或各种修行目的,或送给你的一位亲人。把每一件事都安排清楚,巨细靡遗,这样你才可以放心,真正放下。

 

  我曾经说过,当我们去世时,四周的气氛要尽可能安详,这是很重要的。因此,西藏上师说,悲伤的亲友绝对不可以出现在临终者的床边,以防他们情绪激动而扰乱了临终者死亡那一刻的平静。临终关怀的工作者曾经告诉我说,有些临终者会要求在他们要过世时,亲近的家人不要探视他们,就是因为怕会引起痛苦的感觉和强烈的执著。有时候,家人会很难理解这一点;他们也许会觉得不再被临终者所爱了。然而,必须记住,亲爱的人一出现,可能会在临终者身上引起强烈的执著感,使他更难放下。

 

  当我们就在所爱的人的床边,眼睁睁看着他离开人间,强忍悲痛不哭出来,是件很困难的事。我奉劝每个人尽力和临终者在死亡来临前一起把执著和悲痛处理掉:一起哭出来,表达出你们的爱,说再见,但试着在死亡时刻真正来临前,完成这个过程。可能的话,亲友最好在临终者断气的那一刻不要过度表露悲伤,因为临终者的意识在那一瞬间特别脆弱。《中阴闻教得度》说:你在临终者的床边啜泣,也不必担心;这是没办法的事,你没有理由感到懊恼和罪恶。

 

  我的大姑妈阿妮贝露(AniPelu)修行很有成就。她亲近过当时的几位传奇性上师,尤其是蒋扬钦哲,他写了〈开示心要〉送给她。她的身体结实浑圆,十足像我们家的老板,有美丽高贵的脸,也有修行人潇洒甚至是率直的性格。她是一位很能干的女人,直接掌管家里的事务。但就在她去世前一个月,她以最动人的方式,做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。忙碌一辈子的她,突然安静而自在地放下一切。她似乎一直都在禅定的状态中,持续吟唱她从大圆满传承圣者龙清巴的著作中摘出的喜爱句子。她一向喜欢吃肉,但过世之前,却一点也不碰肉。她是她的世界中的皇后,很少人会把她看成修行人(yogini)。她却在临终前,表现出她的本来面目,我永远不会忘记她在那些日子里所散发出来的深度安详。

 

  阿妮贝露在许多方面都是我的保护天使;我想她因为没有儿子,所以特别喜欢我。我的父亲是蒋扬钦哲的秘书,异常地忙碌;我的母亲也是忙于她的庞大家务,并不会想到阿妮贝露从不忘记的事。阿妮贝露常问我的上师:「这个小孩长大后,会发生什么事呢?他会过得好吗?他会有障碍吗?」有时候他会回答,说些如果她不在那里烦他就不会说的事。

 

  阿妮贝露在她生命的终点,表现出非常的庄严宁静,修行也很稳定,但即使像她这么有修行的人,临终时还是叫我不要出现,唯恐她对我的爱引起她瞬间的执著。这显示她如何认真实践她所敬爱的上师蒋扬钦哲的〈开示心要〉:「在死亡的那一刻,放下一切执著和嗔恨的念头。」


(注:《西藏生死书》作者为索甲仁波切,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,音频朗读者为小知了a师兄)


目录(51-60)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1课 | 说真话。临终的恐惧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2课 | 未完成的事。道别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3课 | 走向安详的死亡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4课 | 慈悲的逻辑1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5课 |慈悲的逻辑2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6课 | 施受法的故事与慈悲的力量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7课 | 如何唤醒爱心和慈悲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8课 | 运用朋友来发起悲心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59课 | 如何观想慈悲


🌸有声书连载《西藏生死书》第60课 |如何导引你的慈悲

佛法平台“通往解脱之路”欢迎关注!

本平台的宗旨是为接引广大有缘人与佛结缘,为有缘众生打开一扇门,将正知正法带给大家!

佛法是一盏明灯,为我们照亮前程,点亮希望!

本平台为茫茫黑夜中的众生点亮一盏灯,为有缘人提供佛法修行,了解佛法的真谛,同时希望大家通过学修佛法从此走上解脱轮回之路!

需要学习的师兄请加微信号:lvdumu2020 进群

本公众号的所有功德全部回向给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,愿所有众生早日离苦得乐终究安乐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